导言:
有《圣经》以来,便有这个古老问题:当我们拥有了法律,拥有了道德,人是否还需要原始的、以暴制暴的裁决?
有别于哲学家们的连篇累牍,阿加莎不曾对此给出解答,却通过作品选择了一种更生动的表达方式。翻开《无人生还》,读者随情节走入海浪深处,寻找各自的答案。
当人犯下的恶终究被遗忘,随死亡一并归于茫茫深海。天地间,不朽的唯有那一座荒岛,日月因循,涛声依旧。
作者: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原名:Ten Little Indians
译者:夏阳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7月
ISBN: 9787513312929
最优版本纸质书底价:当当网(RMB:21.00)
最优版本电子书底价:暂无
<iframe frameborder="no"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width=330 height=86 src="http://music.163.com/outchain/player?type=2&id=406347039&auto=0&height=66"></iframe>
书籍简要介绍:
故事从八封字迹潦草的邀请函开始:互不相识的八人受邀来到一座被神秘富翁买下、由两位管家掌管的孤岛。当十个人聚集在岛上大屋的第一夜,便有人意外身亡……
谁都不曾料到,十人本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会在这与外界隔绝的小半月内被一一断送。几句荒诞童谣串联出的死亡身后,是过往年月中被掩盖的残忍真相。
钩沉旧事海中月
全书有着阴沉而辽阔的格局。由晚餐时的意外身亡开始,在一连串死亡与相互怀疑的推波助澜下,揭开每一个人的过往。层层袒露的罪恶是一场残酷拷问,拷问着人心深处的良知。旧事跌宕,潮声汹涌,当每个人独自背负的黑暗浮出深海,月光骤然照过,尽是白骨森森。
晚餐的处理颇具匠心:十个人齐聚饭厅时,隔壁房间的一台老式留声机忽然开始转动,控诉着每一个人都犯下了起码是谋杀级别的罪行。这是一个极为巧妙的处理,既解释了之前草蛇灰线的邀请函,也借各人的反应,将这天南海北不同来历的人物写活。十余行承前启后,却足以让我们一窥事实的冰山一角,由此想象,那淹没在深海下的真相。
但全书胜场,仍在对于复杂人性的描写上。无论是法官对尸体的乔装,还是最终的自白,重重情节的推进都建立于对人性之恶的洞彻。不多不少的怀疑,在随时间增长的压力下变形,最终引爆人心深处的恶毒,将本可能的生还局面毁于一旦。原文中没有过多的心理描写,可随着情节推进,真相渐次清晰如被月光照亮,同时亮起的,还有那仿如深海的,过往空阔的寒冷。震撼之余,我们仿佛能透过医生那一双被海水浸泡得浑浊的眼,看到海面下的无尽黑暗,令人胆战。
钩沉旧事海中月,不可窥探是人心。
(原著改编英剧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跌宕法理布疑云
《无人生还》出版于1939年,至今销量已超过一亿册。在这一部被誉为历史成就最高的推理小说的作品中,阿加莎只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可不可以用原始的罪恶来裁决罪恶?她没有给出回答。
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于1890年的德文郡,她一生经历过世界大战与两次一言难尽的婚姻。她自小由个性独特的母亲抚育,这段最初的教育给了阿加莎一种狡黠的包容,她不大肯给任何一个人物下直接的论断;而战争、婚姻与家庭经济的大起大落,让她比同时代的人更懂得人世无常、人心诡谲。当这些经历回归到作品,便体现为道德说教的淡化,一切的一切,都聚焦在当下的选择。
随着文中暴风雨般的死亡拉开序幕,我们也逐渐看清阿加莎的野心:她创作这个世界,为的是带给我们一种思索。当人们面前只剩下两个选择:背弃人性苟且偷生,或替天行道以暴制暴——也即“合法的不道德”与“道德的不合法”。那么道德与法律,是否还有其意义?
这样的创作意图,在当时几乎是领先于时代的。《无人生还》中各人的选择,概括起来是两个观点:“没有选择的道德不叫道德”,以及“恶法非法”。这在后世都是十分著名的理论。可以说,这部小说成效卓绝地将一些仍旧困在大学课堂的思考推到了大众眼前。
在社会的完善过程中,是否应当让法律与道德不断适应人性的发展,而非用道德与法律去禁锢人性,甚至被恶人所利用?全书主旨,便是这样一个理性的问号。
若能借一个问号,让我们不再武断地将道德法律与正义画上等号,也算是借得青浪拍云散,海上蓬山得一观,好事一桩。
立狂澜终须自省
全书行至终局,真相娓娓道来,我们方才惊觉,乍听荒诞的无人生还,竟是这个道貌岸然的社会催生的一种必然。
书中的时间同步于现实,社会背景也设定在二战间隙。彼时社会动荡,人心浮躁,种种公众秩序往往与我们内心的秩序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当战争狂热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一味迎合这样的社会,往往就意味着背离自己。是选择社会秩序,还是坚守作为一个人的良知?
人或许可以逃脱法律,颠覆道德,只是我们终究会面临一种审判:那是种对自我内心的审视,避无可避。即便别人无法施加给我们压力,我们的灵魂也总在孜孜不倦地发问:这件事,我的选择真的正义吗?
倘若没有这种反问,人不会有反思与挣扎;但若是放弃了这种反问,我们又与动物有何区别?
当故事中的众人逐一踏上自己的归宿,或许我们也应当反问一句:为何良知需要选择如此激烈的方式,来完成社会无法给予的救赎与公正?社会发展或许总会与个人意愿有所抵触,但一个健全的社会,必然是能让这种抵触与对抗可以安全地发泄出来的存在;反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只能够给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以成长的土壤。社会动荡中求存,人或多或少总有妥协,但最可贵的恰恰是那无数妥协后,我们仍旧选择坚持的所在。
这亦是文本的张力所在,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个人的情仇悲欢,而是将对悲剧的思考上升到了社会层面。寥寥数笔,极书人之可贵,在于那一份身处狂澜也不曾舍弃的,对良知的自省。
(原著改编英剧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观沧海亦可无惧
当人心之恶被长风吹落茫茫深海,不曾衰败的朝阳重
又莅临孤岛,暴露在日光下的那十具尸体与一个谜题是那样的渺小和荒谬,仿佛下一刻就会被海浪抹去,一切都可以看做不曾发生。
在狂风骤雨的死亡、怀疑与推理后,结尾的轻描淡写,颇令人回不过神来。然掩卷沉思,竟又觉出一点希望:天地如此盛大而无情,社会风潮、个人善恶,百年后都无足轻重。那么人活一世,何妨生如蚁而美如神。
我们在声名前选择道德,利益前选择道德,不是因为我们崇高,而是我们试着在社会的漠然中保留内心的一点温热。给自己的心留存一点节制与秩序,才能在大时代大环境的沉沦动荡中仍旧活得坦荡。即便平凡如我们,生如原上尘,运命风起,转瞬便山南水北,亦能够在颠沛流离中选择爱,选择善良。选择一份“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的心境。
结语
你听这日月漫漫,人间多少善恶,终将归于茫茫深海。然而心有一份热望,总可以在清醒于自身的渺小后,仍旧选择无所畏惧。
作者:杜风
一头健壮而撒欢的中华田园doge。
涛声依旧,无人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