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杨绛传》
文/蓦烟如雪
在钱钟书的眼中,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而在他人眼中,她是心无旁骛,做到了淡泊名利。
上个月,杨先生走了,朋友圈里满屏的祭奠和转发,比如“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段话转发率最高,可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曾经辟谣过,证实这句并不是杨先生所说。换角度想这是伪鸡汤没错,或许在大众的眼中,杨先生就是如此态度的人。
因为杨绛并不喜欢被人写传记,而这本《杨绛传》也是机缘巧合。最初在复旦大学就读中文系的罗银胜,很喜欢杨绛的《干校六记》,他在毕业后写了不少名人传记,在采访吴敬琏的时候,他提议让他去写杨绛,他对杨先生也很敬佩,就有此意想去试试。
为了去写《杨绛传》作者收集了不少资料,在看《杨绛传》的时候,真的会感受到作者的用心,比如杨先生的对大王庙小学的学生生涯的回忆,比如她给章太炎做记录,最后一字没记的故事,比如回忆杨先生的文学处女作《手脚印》的稿子……都一一细细列出,说来作者是用心了,可杨先生却在回信中婉拒了,作者回忆道: “她是劝我不要写的。她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值得你们写传记,我干脆劝你们放弃这项工作。’她还说,如果我一定要写,建议我写钱先生,让我多花点功夫多研究钱先生的学问。”
好在作者坚持己见并未退缩,虽然钱先生的作品很多,但真心来说,杨先生的传记确实不多,但平心而论,作者写的方式并不是特别深情,也许在大众人的眼中,杨绛是一个看待事物透透的人,而在我看来,她比较能看清局势,看清现实,所以她的一举一动早已了然于胸。
我印象书中,在谈及她小时候,父亲用“物质刺激”家里的弟弟妹妹,可在杨绛身上是不奏效的,因为她记得父亲说‘世界上的好东西多着呢……’,而在杨先生的感官中,她觉得这更像鼓吹奋斗,甚至有了‘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吗?’。她的心态和态度都是和她的教育息息相关。
这本书很早就完成初稿,而遗憾它的出现,正是杨先生辞世的日子,不过作为杨先生生前亲自审阅的个人全传来说,这本书还比较有官方性,作者用温暖的笔触,生动呈现了杨绛现实的百年人生,这里主要包括了她的童年成长、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她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尽现其博学、睿智、宽容、淡定、坚强的才女贤妻风范。
杨先生作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她虽然有着巨大的才情,她一样也会像普通的女人一样为丈夫做饭,她优雅且知性,博学而灵动,她一生经历了太多波澜,虽然她出生在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中,但她从没骄纵,良好的教育,让她与众不同,才华的碰撞,志同道合的结合,让她遇见了钱钟书,他们都喜欢图书馆,他们在精神上和生活中都万般契合,虽然世道风云诡谲,他们依旧相伴厮守,抗战时,她当家教、写话剧、甚至翻译作品,在政治、国家上,他们的态度很明确,在《我们仨》中曾写“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即便态度明确,他们依旧经历的很多波折,杨先生的105年是孤独的、思念的,“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想着女儿和钱先生的离去,她是怀念的,哪怕她接受了现实,我喜欢那本《走到人生边上》还有《我们仨》,当然这本书并非不好,而是太过叙述,或许这是一本资料很细的传记。
但过于资料化是一种诟病,她看透世事,或许她不希望自己的传记太多感情化,作为她审核过的传记,这种写法可能是作者自己擅长,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写作的方式。
也许这本书稍显乏味和史料味太重,但是从细致上来说,这是一本很细微的回忆。他没有夸大,也没有粉饰,只是用最平白的言语,呈现了最真实的、最平凡的杨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