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作家所描述的所有战争的场面中,我们体会过太多的痛苦与无望,那些或直接面对或间接讲述的杀戮与摧毁,刺激着读者每一根脆弱的神经,难得读到如《若非此时,何时?》一般平静淡漠的战争小说,却在读的过程中感觉到一种更加沉重的压力。
作者选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绕过正面交火的战场,去到战场广阔后方一片片支离破碎的土地上,那里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波兰人、俄罗斯人、犹太人,或者是难民、战士、流寇,也可能是老人、鳏夫、孩子,他们因为不同的目的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群体,流动着、变化着也向前着,在这里生存显然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但同时,还有另一种关乎人类感情的东西——尊严以及对于民族的情感——在若隐若现,且与生存交缠向前,偶尔甚至占据上风,所以才有了基大利的小提琴乐曲,铁道沿线电缆塔上的南瓜,才有浪漫神秘的“沼泽共和国”,以及在战争中结成的深情厚谊,整本书最令人感动纠结之处就是创作武工队队歌的马丁与德国士兵的故事,对于艺术的热爱,彼此的惺惺相惜,却一次又一次被敌对关系所斩断,读来令人心痛愤懑,但是毕竟那首乐曲终于得到流传,“如果我不为我,那么谁来为我?如果我只为我,那么我算什么?若非此时,何时?”这贯穿故事始终的句子带有一种决绝、舍我其谁的力量,就像武工队队员那不屈服的勇气一样。
似乎普里莫•莱维下定了决心想要在自己的书里回避战争,尽管门德尔以被毁灭的村庄开始这个故事,他们间或也会加入一场战斗,但是在这里,却能感觉到战争远远不是主角,人类所形成的偏见与约定俗成才是,就像基大利在一次战斗中所说:“你们已经打了五年战争,我们呢,已经打了三千年。”身为犹太人,他们经历了无数次前线与作战,要面对太多的凶险与恶意,一个犹太女孩,没有死于集中营与战争,却死于和平时期德国人的挑衅与谋杀,这是一个最为悲伤的寓言,或许战争真的结束了,但是也许之后会有另外一场战争,或许没有硝烟的种族偏见的战争一直不会平息,而这种战争无疑更加磨折人们的心志,取而代之的是空虚、疲乏与绝望,甚至是连绵的战火。
作者用近乎平静的语气以及高超的技巧,让人难以相信这仅是一段虚构的故事,整个故事如此浪漫凄楚,却又真实的可怕,故事的结尾,伴随着原子弹的爆炸,在战争中孕育的婴儿终于来到这个世间,这似乎带有明显的寓意与希望,生命就像种子,即使再艰难的困境,再痛苦的折磨,再漫长无止境的战争,依然无法抵挡生的力量,对于生命的渴望,以及对于彼此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