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忌讳死,从古至今,人们尽量避免直接说到死。如在古代,皇帝死称为“驾崩”,公主、皇后、妃嫔死称为“薨”,高僧死称为“涅槃”,方丈、主持死称为“圆寂”。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也很少说“死”,而用“走了”“老了”“没了”代替。
人死后,变成鬼,就更让人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人们不愿意见到鬼,用“真是见了鬼了”表示晦气,可到了节日,人们又会祭祀祖先,希望死去的祖先能够保佑自己,想一想,中国人有时候还真是挺矛盾的。
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呢?对于受过无神论熏陶的大人来说,或许就是“人死灯灭”,物质的肉体死亡了,其他的也就消失了。可对于孩子来说,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于孩子的疑问,大人们不是含糊其辞,就是借故把孩子轰走,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打消孩子的疑虑,反倒增添了这个问题的神秘感。我不知道别的孩子对死是怎么理解的,反正我小时候,对“死”有着诸多未解之谜,直到很长时间不能释然。
也因此,在我看完《第一次见到你》这本绘本的时候,我心里忽然有一种放松感。对嘛,这才是对死亡真实而又正确的看法。故事是围绕一个小男孩的梦境展开的。在梦里,他和早已夭亡的姐姐一起骑自行车、嬉戏玩耍、荡舟,和姐姐一起到她的墓地,看她出生的医院,和姐姐一起入睡,想象了他和姐姐在一起会有的生活。如果他的姐姐真的活着,或许这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吧。
对于姐姐的死这个话题,“我”和“我”的家人并没有大惊小怪。死亡和生命一样,是正常的存在。对于姐姐,“我”是充满了好奇的,虽然没见过她,知道她已经死去,但“我”小小的心里,却想知道关于她的一切。书中第一页,就是一个小男孩孤单地坐在桌子旁的一张椅子上,桌子上放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有一只小鸭子。他桌子的对面有一个笔记本,一张椅子空荡荡的。那个椅子原本应该是姐姐的位置吧。如果她在,她会说话吗?会做些什么?她会骑自行车吗?会喜欢吃杏仁吗?会打嗝吗?死亡之谷真的很安静吗?有没有音乐?如果许一个愿,她还会想活过来吗?石碑下面是什么?这种种问题,盘桓在“我”的小脑瓜里,直接出现在了故事里,有的借由姐姐的口进行了回答,有的则依然没有答案。当原本不被说出口的事被直接提出来,那么所有的神秘都变成了客观的现实,死也就不再那么可怕了。这种直面死亡的书不会因为直接让孩子望而却步,只会让他们更了解死亡。
我非常赞赏书中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表现的态度。当“我”在晚上问妈妈,“我也会死吗”“死的时候疼吗”这些问题时,妈妈没有回避,而是给予了正面回答。这让“我”觉得很安心。第二天,当“我”醒来,告诉爸爸妈妈“我”见到了姐姐时,妈妈也并没有奇怪,她很尊重“我”的这种情感。当“我”用妈妈的话“那不仅仅是一个梦,而且‘比梦更长’”来回答妈妈的时候,“我”真正理解了死亡,也迈出了自己成长的第一步。
姐姐虽然不在了,但对于“我”来说,她并不是虚无,而是存在于生活中,家里到处都有她存在的痕迹:墙上有她的黑白照片,家人对她的思念无处不在。“它浸在妈妈做的汤里,藏在爸爸干的活儿里,躲在防寒的帽子里-----”在“我”的梦里,姐姐会调皮地把脚蹬在车把上,会带着“我”一直骑到月亮上去,会带“我”一起玩耍,会和“我”一起分享好吃的,她会爱“我”。当“我”知道离别的时刻来临的时候,悲伤弥漫在“我”的周围。“我”希望她还活着,希望她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妈妈没有戳破“我”的梦,这种梦也是一种希望。抱着希望生活也是一种美好。我们都是不起眼的灵魂,等待着遗忘或被记起,但在亲人的心里,在想念人的记忆中,死去的人一直都活着,活在心里,甚至比生前更完美!
《第一次见到你》文字中带着淡淡的悲伤又带着成长的坚强,对于成长、生命、死亡做了自己的诠释,而书中圆圆的明月,白色的鸽子,则给我们一种梦幻的感觉。书中的最后,“我”坐在桌子旁,桌子上摆满了色彩鲜艳的食品,对面的盘子上则放了一个绿色的苹果。椅子依然空荡荡的,但我们都相信,如果姐姐在,她一定会坐在这里,笑嘻嘻地和“我”一起吃早餐。而“我”的表情也由第一页总的若有所思变得面带笑容。是啊,经过这一梦,“我”学会了面对死亡。
姐姐一直生活在亲人的身边,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就像我们思念的每个亲人,他们虽然肉体不在了,但他们一直活在我们心里。
就让我们抱着这个美好的期望生活,不好吗?
让我们抱着希望生活,不好吗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