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孟子》里讲“食色性也”,中国人以食为天,在厨房里折腾出了万般花样,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色”。你以为在没有网络没有种子没有网盘分享的闭塞古代,人们就会生活得枯燥禁闭苦不堪言?Naive。
(《牡丹亭》写真。来自网络)
<iframe frameborder=”no”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width=330 height=86 src=”http://music.163.com/outchain/player?type=2&id=94058&auto=0&height=66“></iframe>
汉墓出土“你懂的”
每次又有汉代王侯大墓出土,专家们解读文物时总会对其中某样东西面露晦涩暧昧笑容,含含糊糊欲说还休地表示——呵呵,你懂的。
此时屏幕上总会贴心地附上实物图,于是人们扫上一眼果然集体心知肚明也露出暧昧笑容,含含糊糊点头表示——我懂了。
这么一样总让人欲说还休含羞带怯的文物就叫铜祖。
(出土铜祖。图片来自网络)
铜祖之一物,学术地来讲,就是铜制的男性生殖器形的物品。“且”实际上是男性生殖器之象形,后用于祭祀,加上示旁,即供奉祭祀之意,即成为“祖”。有人说考古中发现的铜祖说明了当时汉朝人民的生殖崇拜观念,也就是说此物是用来祭祀——但这似乎很难解释为什么这玩意底部有时还有便于手握的圆环——所以更多专家都一本正经地将它列为“实用器”。
实用啊,你们看懂了吗?
顺带一提,江都王刘非(汉武帝的哥哥)和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帝的另一个哥哥,刘备的祖先)墓里都出土了铜祖,还分为好几种口径、长短,其中内空,可注温水,也算是服务周到了。刘胜总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妻妾必然不胜枚举,偌大的王府之内美女成群而只有一个男人,此等“实用器”的数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趣的是,汉朝人都不将性方面的实用器引以为耻,反倒是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将之视为洪水猛兽——想必现在不会有人敢将按摩棒放入骨灰盒中陪葬吧。
姓角的先生
(购买角先生的古代女子。图片来自网络)
时代不断发展,此类实用器自然也不断进化发展。汉墓中出土的铜祖不过是模样拟真、能灌温水而已,并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
有钱人除了青铜之外,又发展出了玉制、象牙等一系列奢侈品,穷人用不起,只得退而求其次,造出了木制、陶制、瓷制等各色产品名类。最常见的贫富咸宜的材料乃是各种角——大抵有钱人用犀角,一般人用牛羊角罢,恐怕是看中它比陶瓷金属更温润些——脑补不出质地的同学可以去摸一摸你的牛角梳羊角梳,然后跟瓷杯铁栏杆一类东西的触感对比一下,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飞跃式发展了。
角用得多了,大家就给这一实用器取了个雅号:角先生。换算到今天的说法,大致相当于充气女朋友,用途也是一致的。现代人要购买充气女朋友或电动男朋友,除了通过街头巷尾的成人用品店,脸皮薄一些的宅男宅女还可以直接网购了事。古代没有网购那么方便隐秘的购物途径,非得顶着压力亲自跑进实体店不可。
所幸古人不似我们想象中那么封闭羞涩,成人用品行业运转得十分成熟。《姑妄言》里面一位惧内男子为了讨好老婆,决心去买“一个大大的(角先生)来送她取乐”,就跑去一个摆列着无数角先生的店里精挑细选。老板为了推销产品,推荐他多买几个大小不一的,还拿了一个顶大的角先生,说这虽然不能当正途使用,但可以当做罚酒的酒杯日常使用……不是很懂你们古代人,酒杯做成这个形状来推杯换盏真的好吗?
男人可以跑到街上去仔仔细细逛成人用品,古代妇女却难以抛头露面,更遑论在大庭广众下跑进特殊店里挑角先生了。因此,角先生便成了小贩上门推销的产品目录上的一种。老阿姨们拎着篮子,里头放着胭脂水粉头花首饰,捎带手卖几个角先生,也算是十分贴心,视顾客为上帝了。
没有婆子们上门推销的地方,亦有别的解决之道。清朝小说《林兰香》里讲,京城东安门外有个姓朱的老板开的成人用品店,角先生做得尤其精妙。消费者们若是不好意思,便可以用盒子装着钱放在店里案上——盒子里钱越多,订的货就越大——等到做好之后,顾客自行来取,其间不需要说一句话,简直有当代网购的风采了。据说在抗战胜利前后,泉州还有这种商店。购买者通常头戴斗笠或宽边草帽将面部半遮掩,手拿一个草编的手提袋,内装各种面值不等的钱币,到了店把袋放在柜台上,店员拿走钱,把“角先生”放在袋子里,整个交易就算完成。
充气男友以及其它
前文讲的各种角先生虽然大小材质粗细花样繁多,还有不少在头上雕刻出精致华丽图样的,却毕竟过于冰冷,少了一番温暖绻缱之意,遭到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抵制。到了以物质丰盛人民风骚著称的明朝,就出现了升级版新款角先生,其材虽不雅,却不致冰冰凉凉,在实用方面再创新高。
这种角先生所用的材料不是金银珠玉也不是陶瓷兽角,而是……尿脬。尿脬也就是动物的膀胱,质地结实,触感温暖,还能伸缩自如。尿脬版角先生除了好用,还比旧版多了便携、方便藏匿等功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大汉朝王爷们那么豪迈,敢把铜祖光明正大放进陪葬品里,多半还得偷偷摸摸地藏上一藏。尿脬版角先生,要用的时候吹气即可膨胀,不用的时候放掉气就只是一个薄皮袋子,随便往哪儿一塞就能掩人耳目,真正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清朝小黄书《姑妄言》里,一位豪放女就亲手用牛尿脬缝了个角先生,不用时解开绳放了气,装在钱包内随身携带,还时不时拿出来介绍给闺蜜们一同分享。
在充气角先生的基础上,广东人民又加以改革创新,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不用吹气的便携先生——我估计是为了造福一些肺活量不太大的消费者。据说此物不用时体积很小,要用时“用热水泡泡他便硬了”。请注意,这时的商家已经有了朴素的品牌意识,这种便携式的器具不再沿用“角先生”这个名称,而是改叫了“广东膀”。
不过再有品牌意识也没用,我国山寨风气源远流长。《聊斋志异》就里写了一样与这广东膀异曲同工的物件,叫“藤津伪器”,说一名书生高高兴兴地买了藤津伪器回家,心急火燎地泡在水里——足见它也是需要浸泡过后才能使用的,也不好说究竟是谁山寨了谁。书生正在等着伪器泡发了好拿来用的时候,十
分不巧,忽然有几位友人到访。无奈之下,书生只好出去接待客人,并让老婆下厨做几道好菜。好不容易送走了朋友,书生急急折回卧室,却遭遇当头一棒!盘子里泡着的藤津伪器不见了。他当即跑去问老婆此物去向,老婆茫然答:“我不知道那盘子里泡着的是什么东西啊,还以为是道跟菱藕差不多的菜呢!刚才已经切切烧来吃了。”书生这才得知自己吃到的黑色不明物体是新买的按摩棒切片,一时无言以对。吃了按摩棒的书生和朋友的遭遇十分值得同情,但这故事大致说明这藤津伪器是件需要时间浸泡的黑色的能吃的东西。我查了一下,没有发现具体介绍这种可以见水则涨的物质的考据,恐怕已经失传了,十分遗憾。
除去材质,在使用方法方面,智慧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也在不断创新。汉代的铜祖有些末端带环,虽然方便手持,但毕竟还不省力。到了明清时期,有人发明在“角先生”的末端开一个孔,穿上绳子绑在脚踝上,用脚带动“角先生”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这样的动力装置可谓别具一格,既不求人,亦不累己,在电出现之前,堪称是解放人类双手的伟大创举了。
结语
今天的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古今中外各种禁书,比春宫画清晰度优美度高出千百倍的各色写真,分毫毕现形形色色的各国视频。然而,我们对于性之一物的观念,真比千百年前闭塞的古代人宽容多少么?性,并不神秘,也不猥琐,以科学健康的态度去面对它,大抵才是我们现代人应当做到的吧。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房内考》,高罗佩著, 李零译,商务印刷馆,2007年,9787100045407《聊斋志异》,蒲松龄著,中华书局,2013年,9787101097566
作者:陌白衣
闲时读书旅游刷帖看剧,写写故事,编织梦境。擅长历史文化八卦及心理学。
性,并不神秘,也不猥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