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众所周知,《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诞生的一部王朝恋爱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人们一般都认为《源氏物语》的作者是紫式部,但事实上,除了紫式部之外,还有另外一些人曾被作为《源氏物语》的作者而记载在日本的一些古籍中。甚至在20世纪中叶,日本推理作家藤本泉还在质疑《源氏物语》的真实作者。那么,这样一部评价极高的世界级文学经典的作者究竟是谁?笔者将在接下来的文字中展开对真相的探讨。
(《源氏物语 绘卷》 宿木2)
<iframe frameborder=”no” 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width=330 height=86 src=”http://music.163.com/outchain/player?type=2&id=516099&auto=0&height=66“></iframe>
一般的看法
《源氏物语》一书原本其实并未署名。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种种关于其作者的“异说”。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源氏物语》作者的观点及其解释,主要有两种:
其一,《源氏物语》系紫式部所著无疑。
其二,《源氏物语》非紫式部所著,或主要为紫式部创作。
第一个观点是目前最为通行的一个观点,它最早并不是出自什么其他人,恰恰就是出自紫式部自己的日记中。读者可能会奇怪,既然紫式部的日记中都明确说了,那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问题就在于此。在紫式部的日记中,的确提到了《源氏物语》,但是却非常不明确。
目前通行的紫式部日记是宫内厅所藏的《紫日记》的黑川校本。国内在2002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朝女性日记》中翻译了其全本,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在《紫式部日记》中,仅有三次提到了《源氏物语》。分别如下:
第一次是在小皇子诞生五十日的庆典上,左卫门都向紫式部调笑,问道“若紫”在这里供职吗?紫式部回答,没有“光源氏”这样的人物,怎么会有“紫上”呢?
(《紫式部日记 绘卷》“左卫门督询问:‘失敬了。若紫是在这里供职吗?’我回答说:‘这里没有光源氏那样的人物,怎么会有紫上呢?’)
第二次,没有日期。紫式部说有一位左卫门讽刺自己,主上命人读《源氏物语》,听罢赞赏这是位有才学的人,可以读懂《日本书纪》。左卫门听说了就散布流言,戏称紫式部为“日本书纪女官”。
第三次,也没有日期,记载道:中宫妃御前藏有一套《源氏物语》,被太政大臣藤原道长看见了。藤原道长当即写了一首和歌,意思大概是说,枝头上的酸梅诱得人想摘,女人若要有才也会让人想结识。然后紫式部回了一首,大致是说,不折下青梅怎能知道它什么味道呢?没人去吃有怎么知道它的美味?(天哪,这赤果果的暗示…..)
以上三次,可以说,紫式部都没有直接声称《源氏物语》为自己所著,而在其他的日记中更没有看到过任何涉及《源氏物语》创作的相关记录。甚至还有人认为《紫式部日记》也非出自紫式部本人之手。或许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后世有了不同的观点。
诸异说及其缘由
第二个观点是《源氏物语》的作者另有其人或不止一人。该观点众说纷纭,笔者只截取主要的讲述。其中一个观点认为《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源高明”。持有这个观点的古已有之。江户时代国学家本居宣长所作《紫文要领》一书中,提到了有人认为光源氏的原型就是西宫左大臣源高明,但本居宣长对此做出了否定。战后,推理作家藤本泉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源氏物语》乃源高明与其族人共同完成。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盖是因为源高明与光源氏的身世与在别人眼中的气质十分相似的缘故。除此之外,还有这样的反论。比如,假如《源氏物语》的作者是紫式部,她身为藤原氏,为什么要以自己的敌对势力源氏为原型而创作小说?其次,《源氏物语》诞生后的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人在作品中提及其作者,因为根据后来的考证,《源氏物语》在创作之后便已经流传宫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说是出自女性之手,但是却完全看不出女性的语言。这个说法,不懂日语的人可能不好理解,因为在日语中,有男性和女性用语之分。它的意思是,假如《源氏物语》是女性所写,为何没有女性用语?
(本居宣长自画像。本居宣长是日本的国学大家,也是传播日本国风文化的重要旗手。他曾作《紫文要领》《源氏物语年代考》等作品对《源氏物语》进行了集大成的考证与分析,并提出“物の哀”的美学观点。)
另外,在《河海抄》中又有了这样的观点,认为权大纳言兼书法家藤原行成写下了《源氏物语》,后来被藤原道长润色。而在一条兼良那里,《源氏物语》的作者又成了紫式部的父亲藤原为时。一条兼良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摄政关白,被誉为“日本无双的才人”。他引述的是《宇治大纳言物语》中的记载,想必不会有错误。但是后来本居宣长以《宇治大纳言物语》为后世所作的伪书,否定了一条兼良的观点。之后一条兼良的儿子一条冬良则认为,《源氏物语》至少“宇治十帖”不是出自紫式部之手,而是出自其女儿大弐三位。“宇治十帖”是指《源氏物语》的后十帖,讲述了源氏死后,其子薰君的恋爱故事。现代语《源氏物语》的翻译者与谢野晶子也从文风上的判断认可了这一观点,不过也遭到了不少反对之声。据说至今,日本还在通过文献统计学的方式对《源氏物语》的作者进行着进一步的研究。
(与谢野晶子,日本著名诗人,《源氏物语》研究家和其现代语译者。《源氏物语》在明治维新后进行了不少现代语的重译,比较著名的有与谢野晶子与谷崎润一郎的版本。)
紫式部其人
谈论这么多关于《源氏物语》的作者之争,是不是表明紫式部就应该在结果未定之前从《源氏物语》的作者之位上下来呢?笔者必须承认在此还不能去肯定。毕竟,历史上虽然存在着许多关于《源之物语》作者的异说,但“紫式部是《源氏物语》作者”一说却一直是主流,千年来虽然被挑战,却从未被过多撼动。
(位于京都宇治川旁的紫式部
像。)
紫式部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丧夫,三十多岁时受诏入宫,因其才华而深得赏识。关于她的名字紫式部,常常是学界争论的话题。需要介绍的一点是,在日本古代,宫中的女官一般多叫做“式部”或“少纳言”等,但这些都不是她们的实名而是官名。紫式部日记当中对人的称谓也全部用官名替代。但如果只用官名,常常会分不清,所以就会在官名前面加一个名字,于是就有了“紫”和“清”之类。可紫式部姓藤原,为什么不叫“藤式部”呢?日本古籍对这些问题也做了探讨。前面提到的《河海抄》认为,“藤式部”名字读起来不美(tōshikibu),而藤花为紫色,所以就叫作“紫”(murasaki)。也有的看法认为,紫式部在《源氏物语》对“紫上”这个人物的描写让其最为满意,所以改为紫,至于究竟为何,至今没有定论。
除此名字之外,她和藤原道长之间的打趣,历来被视为文学史上的一段逸话。有文献记载,紫式部是藤原道长之妾,本居宣长否认了这个观点,但却没有给出理由。藤原道长生于康宝三年(公元966年),紫式部生年不详但二人之间前后不会相差10岁。而在后来改编成电影的高山由纪子的小说《源氏物语 悲哀的皇子》中,紫式部一直对藤原道长怀有爱恋却一直未能表达。甚至有种观点认为,《源氏物语》中光源氏与若紫的原型就是道长与紫式部自己。
(藤原道长画像,菊池容斋绘。藤原道长是平安时代的太政大臣,权倾朝野,曾“一家立三后”。他非常关注当时的女性文学团体,并十分赏识紫式部,是《源氏物语》的第一位读者。据说他曾央求紫式部将自己写入她的小说里。)
除了与藤原道长之间的绯闻,紫式部还曾因对《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的批评而被后人评为刻薄。在紫式部的日记中,称清少纳言“脸上露着自满,自以为了不起”“总是摆出智多才高的样子,到处乱写汉字”“这样的人就在每每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不良的轻浮态度”,并说其性质都轻浮,“结局怎么会好呢”。有人认为紫式部是嫉妒清少纳言的才华才在背地里说其坏话。但也有人反对,称紫式部同时也评价了当时才华横溢的和泉式部与赤染卫门二人,却是褒贬参半,何以对清少纳言只有恶语呢?难道她们之间曾有过节?——这些都成为了缠绕在紫式部身上的谜团,至今没有解答。
结语
《紫家七论》中曾提到紫式部生于天元元年(公元978年),而在和紫式部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右大臣藤原实资的日记中,记载了紫式部于长和五年(公元1016年)去世。不到四十年的寿命,就能在那个时代以一个女性的身份写出如此杰出的作品,我想,仅凭这一点就已值得人们去研究、分析。不过,不论《源氏物语》的作者究竟是谁,其作品本身的优秀价值都在时间的推移中获得了证实,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参考书目:
1、《源氏物语》,紫式部,北京燕山出版社,郑民钦译
2、《王朝女性日记》,藤原道纲母/紫式部等,河北教育出版社,林岚/郑民钦译
3、《日本物哀》,本居宣长,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向远译
作者:Max
病中……
日本文学史远比想象中更庞杂。